英文原文:
硅谷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科技与创新的理想场所,硅谷也汇聚了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和企业家。但随着共享知识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科技领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硅谷的唯一地位也有所改变。本文作者 现在是一名区块链工程师,她在本文中回首了自己毕业后到硅谷工作,以及三年后离开硅谷的经历,或许对想要换个地方工作的你有一定的启发。
我永远想不到我会说这句话:这是我留在硅谷的最后一周。这篇文章是分享我个人经历的内容,这次我不想再讨论关于区块链或者 javascript 方面的内容,而是想回首一下我过去几年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段让我渴望改变的旅程,开车去到洛杉矶寻找一个新的住处就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我与硅谷结缘
五年前,也就是 2012 年的夏天,我搬到了硅谷。那时的我刚刚大学毕业,因为接到了一份新的工作 offer 偶然间来到了这里。我当时怀着急切而又紧张的心情想要在这里开始我的职业生涯,坦白来说,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该期待些什么。
事实证明,我非常幸运,硅谷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这里有众多优秀的企业家、工程师以及各色各样敢于尝试,希望通过技术改变这个世界的人。这与我的家乡新泽西的生活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里大部分人接受得都是社区大学的教育,毕业后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25 岁左右就已经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对于理想、冒险还是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选择的空间都非常小。
所以,可以想象,来自新泽西的我到了旧金山工作之后就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冲击。突然之间,我发现自己被技术和创新的氛围所包围,我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于一个崇尚挑战自我的社区环境之中。在旧金山工作和生活的三年对我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我开始明白,那些愿意为那些看似疯狂的想法全身心投入,愿意去挑战风险的人,他们的做法其实并不疯狂。
第一个挑战:高盛
大学毕业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高盛的分析师岗位。在这一岗位上,通过与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们合作准备上市和收购事宜,我了解了科技初创企业的财务基本状况。这对于我后来直接与这些科技公司合作方面来说大有裨益,并且也埋下了我对于用软件解决问题方面的一颗兴趣的种子。
在高盛工作一年后,我意识到银行业的工作并不是我长期想做的,我想像大学时期一样做一名工程师。于是我辞掉了这份光鲜亮丽的工作,离开了高盛。接下来我去了哪里呢?
第二个挑战:a16z
当时,我最大的可能性是进入一家小型工业型初创企业做一名系统工程师,但是,在一封偶然的冷邮件之后,一连串意外事件接踵而至。我收到了 a16z 交易团队岗位的 offer,这绝对是不可拒绝的一个机会,谢天谢地,我也确实没有想不开而去拒绝。
我在 a16z 度过了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在那里,我向各种的互联网先驱人物学习,像 marc andreessen、ben horowitz 和 chris dixon 等。我看到成千上万的公司向我们走来,我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团队、他们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的实力。我学到了创立一家成功的科技初创企业所具有的所有细节信息,同时我也学到了会导致企业失败的一些常见的错误。最重要的是,我遇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激励着我未来有一天也能够像他们一样。
第三个挑战:回到工程领域
我离开 a16z 之后,就转向了软件工程领域,我还年轻,我想为这个世界创建出一些东西。你可以说我是在眼红那些企业家们,我也渴望能够创建出自己的产品,然后最终创立一家自己的企业。这一过渡让人感觉十分惊讶。我在学习,并且在以一种突破性的速度成长。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激情,我也为我的工作感到兴奋。坦率来讲,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感觉到有如此多的乐趣,甚至都不感觉自己是在工作。
除了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之外,我也感觉到我可以去做一些我之前想都不曾想的事情,因为工程师的工作让我有了自由:只要我想,随时随地,我都可以对心所欲的创建任何东西的自由;去了解任何事物基本运作原理的自由;教授和授权新开发者的自由;而最重要的是,成为一名创造者,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些东西的自由。
感觉开始发生变化
在我离开 a16z 回到工程师岗位工作之后,我对硅谷的生活感受开始发生变化。得益于开发人员自由的生活方式,我开始更多的出行,结交了世界各地的工程师,包括巴黎、伦敦、印度、维也纳、澳大利亚、柏林、特拉维夫、南非、阿根廷、韩国等等。我也逐渐了解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硅谷并不是工程、技术和创新聚集的唯一地方。我之前认为的只有在硅谷才能找到的东西,也开始出现在我去到的每一个城市之中。科技和创新的种子在纽约、洛杉矶、多伦多、柏林、特拉维夫、印度、瑞士甚至南非的一些地区开始生根发芽。
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意外,因为毕竟互联网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让知识传遍每一个角落。我自己也是从互联网上获得了大量的编程相关知识,其中有许多在过去是仅限于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或麻省理工等顶级高校学生才能享用到的资源,而我也只是成千上万名网络资源渠道学习群体中的一员。
如今,技术人员如果想寻找资金支持和社区环境,硅谷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硅谷的“群体思维”问题
尽管硅谷数十年来一直是科技和创新的中心,但我最近却发现硅谷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现象,并且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也绝不只是我一人。同质化的原因在于每个人似乎都有着类似的故事,无论他们是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风险投资家还是企业家。他们的职业道路和目标可能与我的家乡—新泽西州风格不同,但在硅谷地区,你却能一遍又一遍听到类似甚至同样的故事。
我去过的每一家咖啡店或者是每一家餐厅,都能听到有人在谈论他们那 2000 万美元的融资轮、2 亿美元的退出或者是 200% 的年同比增长率。这种类似的思维和兴趣,原来曾经是一件我认为很美好的事物,现在对我来说却不再美好。我开始注意到他们有很多类似的看法和想法,他们称之为“群体思维”。
硅谷有它的矛盾性,它是一个建立在不可预测的诸多想法之上的一个可预测思维模式的地方。
我在硅谷学到的第一课:要知道自己的梦想可以实现,并且走出你自己的道路
我并不是说硅谷没有让我学到任何重要的东西,事实上,这是一个学习冒险的理想场所,也是一个让你了解到创造自己道路所拥有的价值,并且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地方。
在硅谷工作生活期间,我刻意让自己努力对自己的梦想说“可以”。我想要自由地去创造我想要的任何东西,我做到了。我想尽快地学习和成长,我也做到了。我想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向他们学习,我同样做到了。我想找到自己独特的目标,而不是盲从“成功”的道路,我再次做到了。最重要的是,我想打造一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道路,我也正在这样做。
现在回头去看,在我离开 a16z 去追寻自己的道路时,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路线图,其中包含三部分:
1、找到我最喜欢开发的东西。
2、做到真正的擅长。
3、用我的这些专业技能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我学习了编程领域不同方面的知识,例如网络开发、移动开发和分布式系统等,也学习了包括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不同应用领域的知识。我故意让自己广泛涉猎,尽可能的接触更多的分支,也学会了为那些我最感兴趣的产品编写代码。最终,我锁定了区块链。
我对区块链的青睐始于我在 a16z 时首次对 coinbase 进行投资之时,之后我一直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最后也进入了 coinbase 担任软件工程师,这也让我进一步深入到这一领域之中。离开 coinbase 之后,我继续了解和学习了区块链的方方面面,现在我也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让自己做到真正的擅长。下一步就是利用我的技能去“创建一个能够积极改变世界的公司或者是产品”。
追求自我的道路并不需要我留在硅谷。工程师的自由让我可以去学习并且成长为一名企业家、作家和演讲者,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也让我意识到,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去扮演这些角色。
我在硅谷学到的第二课:不是只有在硅谷才能改变世界
世界现在越来越全球化,硅谷只是其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其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因为毕竟技术是全球性的,工程、创新和创业精神都是全球性的。事实证明亦是如此。我们看到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科技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他们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像中国的微信、印度的 paytm 和肯尼亚的 mpesa。
并且,现在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容易,更加快捷。具体自己身处何地已经不再是一个限制条件,我们可以在南非编码,然后将产品运往硅谷。除此之外,区块链革命的全球性让我对此感到真正的触动。过去一年时间里,我在区块链技术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开发,我发现硅谷之外的许多城市,像纽约、柏林、多伦多、中国、韩国和曼谷在推动区块链技术方面都走在前沿位置。硅谷以外的许多地方正在开展一些知名度很高的项目,试图将区块链技术带给大众。这一次,我发现硅谷并不是他们的中心。
然后我产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我能离开硅谷,并且仍然可以去实现我的梦想吗?离开硅谷我还可以创立一家规模庞大、足以改变世界的企业吗?离开硅谷我还能对这一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显,“可以”!
诚然,也有很多原因可以让我留在硅谷。毕竟,硅谷是一个庞大的企业家网络,到处都是实现梦想的人。硅谷知道如何孕育出色的初创企业,并且在过去的五年里,我自己在硅谷也搭建起了优秀的人脉网络。留在这里,我会比较轻松,很容易就过上比较成功的生活,至少从财务上来看是这样。
但坦率来说,我不想留在这里。这样感觉有些太简单了,我年轻,充满激情,富有动力,我不能让惯性、熟悉感或者是金钱成为我不去追求更大、更艰巨目标的借口。我要挑战自己,为我的目标而奋斗,哪怕日夜兼程也在所不惜。金钱给不了我这些,赚钱也从来不是我的主要动力。我在拿到第一年的奖金之前就离开了高盛,因为我当时急切想去 a16z,所以无法忍受再过两个月自己讨厌的生活。之后,我又放弃了在 a16z 的职业发展道路,成为了一名开发人员。挑战以及有意义是我每天奋斗的动力所在。我渴望去硅谷以外,去做更多的事情,去了解更多,体验更多。
去往下一个城市
也许我对硅谷和旧金山有这样的感觉只是因为我在这里待得太久,也许是我需要改变,也许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作家和企业家的愿望在向我呼唤,告诉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我收拾行李,踏上了去往洛杉矶的下一趟冒险之旅。
你问我是否感到害怕吗?废话,不止害怕,而且是很害怕。除了几个几年来都没有联系的大学同学之外,我在洛杉矶没有一个认识的人。这听上去很可怕,但同时我也感到欣喜,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我可以像五年前我去到硅谷一样,从头开始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人脉网络。
那我为什么会选择洛杉矶呢?原因如下:
1、地理位置接近:洛杉矶与旧金山位置比较近, 3 个小时我就可以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任何地方。地理位置是我在选择下一个城市时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对我来说,保持与硅谷的联系非常重要,距离近意味着我可以随时、经常性的去到硅谷。
2、科技发展:洛杉矶的科技领域刚刚开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随着 snapchat、google、facebook、微软和亚马逊等许多巨型科技公司在那里建立了大型的园区,你可以想象洛杉矶绝对不乏优秀的科技人才。科技蓬勃发展之势刚刚显现,我预计这将在洛杉矶的每一个行业都产生连锁反应。这也就意味着,在科技发展热潮期,作为工程师或者是企业家有机会去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力。
3、天气:不夸张的说,洛杉矶的天气绝对是完美。每天早晨醒来,都会发现眼光明媚,气温也完美到不行。我会有更多的时间待在户外,心情也奇迹般变得更好。
4、多样性:我喜欢洛杉矶到处都是充满创意和艺术氛围的人文环境,接触到多元化的人让我感觉耳目一新。我从科技领域以外的那些人(从事时尚、媒体、娱乐、艺术和房地产等)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5、忙碌:这里的忙碌非常真实,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我迅速体验到了这一点。我还记得在洛杉矶,我早晨第一次去健身房的场景,当时是五点半,健身房却已经是半满员状态。当时,我看了自己的手表好几次,一度怀疑是我眼睛出了问题或者是手表出了问题。过了几天之后,我习惯了他们的这一状态,我发现他们都是同我一样,富有动力、充满热情、为目标全力以赴的人。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